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3月6日,一幅黄婉秋青年时期的剧照摆放在广西桂林市殡仪馆追忆厅外,四周鲜花环绕,定格住了她饰演“刘三姐”时的甜美笑容,这一形象刻进了几代人的记忆。

  3月6日,一幅黄婉秋青年时期的剧照摆放在广西桂林市殡仪馆追忆厅外,四周鲜花环绕,定格住了她饰演“刘三姐”时的甜美笑容,这一形象刻进了几代人的记忆。

  黄婉秋祖籍广东梅县,1943年生于广西桂林市。20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火遍海内外,让“刘三姐”的扮演者、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黄婉秋家喻户晓。

  “扎根桂林扎根人民三姐文化永传承,德艺双馨风范永存漓江涌泪留歌仙。”追忆厅内,摆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挽联。

  当天,手持菊花、前来吊唁的民众络绎不绝,挤满了大厅。前来送别的人群中,有头发花白的老翁、携带孩童的母亲、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表演者……他们从各地赶来,送别“永远的刘三姐”。

  “《刘三姐》剧组里很多人都不在了,我比她大6岁,今天来送‘小妹’最后一程。”何平带来了他们拍摄电影时的照片,回忆起往事。何平说,黄婉秋是学桂剧出身,她刚进剧组的时候对电影表演方式还不熟悉,但是她学习能力很强,进步很快。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告别会现场响起了这部电影的经典插曲。这首山歌,黄婉秋曾在国内外舞台上传唱了无数遍,如今成为送别她的告别曲。

  61岁的徐大现,深情俯下身子,献上手中的白菊。他连夜从湖南耒阳坐火车来到桂林,只为送黄婉秋最后一程。“我6岁看到《刘三姐》电影时,黄老师就在我心里扎了根。她就是我心里永远的刘三姐。”

  因“刘三姐”走红,黄婉秋曾说过,她的艺术生涯都和“刘三姐”紧紧相连。为了传承刘三姐文化,六十余年来,黄婉秋创办刘三姐艺术团,远赴国外演出,重新编排歌舞剧《歌仙刘三姐》,还竭力培养“刘三姐”接班人,将女儿、外孙女带上舞台。

  “她叮嘱我们要把刘三姐文化继续发扬下去,我们一定按照她的遗愿。”告别会上,黄婉秋的丈夫何有才数度哽咽。他说,黄婉秋说过这一辈子要做好“刘三姐”,她确实是做到了。

  “送姐送到大江河,乘风破浪去传歌,江水滚滚流不尽,千年万代不断歌。”第五代“刘三姐”、广西艺术学校副校长王予嘉当天在送别黄婉秋时,唱起了电影《刘三姐》中的歌谣。

  “她永远在我们心中。”王予嘉说,“刘三姐”歌谣会一代一代传下去。目前,王予嘉在广西艺术学校成立了“刘三姐青年艺术团”。“黄婉秋老师一生传承刘三姐文化,为人民歌唱,我们将继承和发扬黄婉秋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继续做好刘三姐文化传承。”

  2023年3月4日3时16分,黄婉秋因病医治无效,在桂林逝世,享年80岁。弥留之际,她曾在“一生最后一次的微信”中告别亲友、影迷,写道:“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完)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