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子传说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据央视网7月22日消息:有一群女性,她们的名字和父母、亲人、家庭有关,唯独与自己无关。上个月,江西女孩易初终于改名成功,她开心地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新拿到的户口本,曾用名那一栏写着“易招弟”。
易初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父母偶尔有些偏心,她都能理解,只是在名字这件事上觉得有些委屈,“为什么要用我的名字来表达父母的想法?”
大约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有了改名的念头。上课被老师点名、外出办事被叫名字,都让她感到十分难为情。工作时,客户看见她的工牌,也会半开玩笑地问她:“那你招到弟弟了吗?”
思来想去,她决定改名。父母不以为意,认为名字就是一个代号而已,没必要折腾,但也没有干涉她的行动。她拿定了主意,在网上看了很多改名成功的经验分享,准备好资料,向派出所提出了申请。
她的新名字叫“易初”,这是她自己起的,代表初始、新生。她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社交平台,希望给其他想改名的女孩一点指引,帖子收获了5.5万赞,1.2万条评论里,有人祝贺,也有人为她鸣不平。
小岚原名泽弟,1998年出生在广东农村,两年后,弟弟在父母、家族的期盼中出生。同一个家族中,还有好几名类似“福弟”“来弟”的女性,不过她们早已结婚生子,也没有改名的想法。
小岚说,第一次冒出改名的想法是在初中,但她爸觉得,原名挺好听的,又对弟弟好,可以福泽弟弟,不让改,双方吵了一架,名字自然还是没改成。
直到高中,人家总会问她“你是不是还有个弟弟”,她逐渐理解了名字的内涵,再之后工作中别人给她介绍对象,对方一听到她的名字,就不想有进一步的进展了,会认为她家里条件差,观念落后。
于是,她改名的想法愈演愈烈。去年,她谁都没告诉,回到了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提交了改名申请,没想到过程非常顺利。办理姓名修改的民警总共说了三四句话就让她提交了申请,本来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都没有用上。两个月后,她便收到了寄来的新身份证。
名字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不论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招弟”这类名字,都伴随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新的名字,意味着新的人生,改名之后,女孩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但无论这件事有多难,她们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改名字成功啦!六月底,江西女孩易初在小红书上开心地晒出自己的新户口页,曾用名那一栏,写着“易招弟”。7月22日,“易招弟”改名成功的经历被央视网报道后,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7月22日广州日报报道)
“招弟”这个名字,懂的人都懂,意味着父母希望接下来生的孩子是男孩,也意味着之前生的孩子是女孩。父母望子心切,于是给女孩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以寄托父母的愿望。
“易招弟”有三个姐姐,这也表明,她是家中第四个女孩,这让盼生儿子的父母有些心急。“易招弟”刚好有一个弟弟,这当然不是这个名字给招来的,但这种巧合,又会让父母迷信“招弟”这个名字的灵验。
以前重男轻女的时代,“招娣”“盼娣”之类的名字比较常见,可如今男女平等深入人心的年代,“招弟”这个名字难免会引来议论。这让当事人背负了压力,不想活在这个名字的阴影之下,因而决定改掉这个名字。
改名还算顺利,15天后,易初就拿到了她的新身份证。网友们也纷纷支持她的改名,为她祝福,并为她鸣不平。
有网友说,如果父母想生儿子,就直接改自己的名字好了,干吗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招弟”这样的名字伴随孩子的一生。
名字虽然只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代号,但这个名字无论是“招弟”还是其他的,通常都无可避免地掺杂了父母的想法,也蕴含了父母的愿望。因为名字是一出生就取了的,这是当事人无法自主的阶段,注定是要由父母来“包办”,或多或少会有父母对孩子的寄托在其中。
无论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他们最初的名字都与父母、亲人、家庭有关,唯独与自己无关。除了长大后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取的网名可以反映自己的个性与想法,如果小时候的名字没有更改的话,这名字大抵往往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意思。
如果名字只是个代号,也没什么,有的父母盼子心切,也有的望子成龙心切,在名字之外,还有深深的执念放不下,这给孩子带来的束缚与压力,就远比名字本身带来的捆绑还沉重,能让人喘不过气来。
诸如,除了“招弟”“迎弟”这样的名字,多少女孩在父母的意愿下,活成了“扶弟魔”,她们的个人幸福与前途,往往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为弟弟们让路了,所有的努力与付出,不过是成就了家中的男孩。也有的孩子凡事只能按父母的愿望行事,否则就是动辄得咎,这会让孩子感到崩溃。
改掉“招弟”这样的名字,更要改掉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还要父母能放下寄托在孩子身上的那些不必要的执念。让父母把自己的愿望还给自己,把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别让孩子只能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放手让孩子活成孩子想要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