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友共享实惠还需理性拼单
“双十一”作为各大电商平台下半年最重要的销售节点,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对于电商平台和商家来说,这是拼业绩的良机;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这是实惠购物的好机会。
今年“双十一”,诸多商家不再采取过去那种“暗自较劲”的“价格战”,而是通过增加赠品或者推出囤货装的方式,让消费者感觉更划算。为了“鱼”和“熊掌”兼得,与网友私下拼单这一网购方式逐渐兴起。
当前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与网友私下拼单信息随处可见,让人眼花缭乱。11月6日,笔者在某社交平台,以“双十一拼单”为关键词搜索,显示相关讨论帖子超6000条,总阅读量近千万次。讨论帖中,很多消费者在与网友达成私下拼单意愿之后,随即就转入了私聊。有的消费者为了降低风险,选择与本地的“拼友”拼单,当面交货。如果实在没有本地“拼友”,才寻找异地“拼友”,邮寄交货。
但现实往往没有想象那么美好,在“全民拼单”的热潮中,曾因与网友私下拼单“踩雷”的消费者却比比皆是。有人吐槽:“别人拿正装,自己拿小样,价格还不按比例分配,对方算盘打得也太响了吧?明明想着省钱,反倒觉得自己被坑了。”
笔者认为,与网友私下拼单事实上构成了委托代买合同关系,拼单人将钱交给下单人,下单人购买后再将商品交付给拼单人,拼单人和下单人之间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一旦出现跑单等问题,陌生人之间脆弱的信任关系就很容易崩塌。毕竟人心本就复杂多变,更何况是两个临时凑在一起的购物“搭子”。
另外,在与网友私下拼单过程中,有一方消费者没有直接和商家产生交易行为,这使得其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也给购物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话说回来,消费者在享受与网友私下拼单省钱快乐的同时,还是要理性拼单,事前一定要把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赠品分配等约定清楚,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