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科创板在今年7月22日迎来开市4周年。4年来,科创板尽显“硬科技”本色,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效应不断凸显。过去4年,科创板累计IPO募资额近8500亿元。今年以来,科创板募资额近千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额超过21亿元,单家公司募资额创出新高。与此同时,一大批高成长股在科创板诞生。那么,在科创板迎来高成长的同时,又有哪些行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近日,科创板迎来开市4周年。据天风证券统计,自开市以来,科创板已经累计进行541起IPO、募资规模达8478亿元。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明显偏向科技成长风格。

  从行业上看,16%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为半导体企业,占比最高;其次是医疗器械企业,占比为9%;其他主要行业(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软件开发、化学制药、化学制品、IT服务、生物制品、电池等)多数也处于这两个产业链之中,如机械设备中的半导体设备以及制药等。

  同花顺统计显示,科创板开市4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分别突破100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0%、59%,增速居A股市场各板块之首。

  记者注意到,一批高成长股正在科创板茁壮成长。具体来看,君实生物-U、诺诚健华-U、康希诺等33家企业近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诺唯赞、万润新能、圣湘生物等47家企业近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目前,科创板企业逐渐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主阵地,持续为科技创新赋能。据上交所统计,目前科创板已有52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后,目前已有18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转正。

  截至昨日收盘,科创板市值超千亿元的个股共有7只。其中中芯国际居科创板企业总市值榜首,约为3910亿元;金山办公为第二名,总市值约为1960亿元。此外,海光信息、百济神州、晶科能源、联影医疗、传音控股总市值也在千亿元以上。

  科创板开市4年,共迎来546家上市企业。从科创板企业的注册地来看,广东地区的企业数量位居前三。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广东有8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广东地区企业也位居前列。智慧芽数据显示,广东省的科创板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表现突出,约443件。

  具体到广州而言,同花顺统计显示,目前广州有1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包括方邦股份、洁特生物、瑞松科技、百奥泰、云从科技等。其中,云从科技是科创板首家AI平台型企业,今年还正式推出了“云从从容”大模型,深度布局人机协同产业链,助推中国科技领域发展。

  记者从广州市科技局获悉,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企业矩阵不断做强做大。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等为抓手,走好“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之路。下一步,广州将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支持体系;构建大中小协同、梯度递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矩阵;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其中包括:持续优化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加快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筑基扩容。实施科技企业“双提升”工程,通过“小升规”提升工程,实现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规升强”提升工程,推动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与科创板相关的科创板指数产品也在不断完善,比如科创50、科创芯片、科创信息、科创材料……同时,科创板相关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也不断推出,便利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据上交所统计,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至今年6月30日收盘,境内外共有38只指数基金跟踪科创板指数系列,合计规模1171亿元。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市场共有54只科创板主题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包括27只ETF(含境外)、8只ETF联接、2只指数(增强)型基金以及1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ETF规模不重复统计ETF联接)超1300亿元。

  展望未来,金信稳健策略基金经理孔学兵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有望迎来战略机遇期,结构上有更多机会引领A股新一轮上行周期,“主要原因在于,科创板成长性占优、成长空间更大,市值结构更具时代感,更能体现时代变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变化。科创板市值构成中,以半导体设计与制造、专精特新、生物医药等研发驱动的高端制造业为主,业绩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后劲大。科创属性类研发驱动类资产,无论是行业景气度、政策保障力度、估值性价比,还是市值成长空间、业绩韧性与后劲,比较优势都将不断凸显并巩固。”

  孔学兵表示,下半年市场回暖之后,更看好的宽基指数是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一方面,这个指数兼具成长性和业绩确定性;另一方面,目前指数出清充分处于历史低位,已跌破2022年4月的点位,从估值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金信稳健策略基金经理孔学兵:从长周期维度来说,科创板中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科技更值得关注。此外,从芯片自身景气周期来看,行业库存去化显着且终端需求逐渐回暖,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回升,同时AI创新也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下半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拐点或将显现,值得期待。新技术应用上,关注AI或将拉动的HBM(高带宽存储)、高性能高安全边缘计算等需求端扩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2023年,科创板有望迎来整体估值向上修复的机会。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创新是我国长期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科创板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代表,将承担更多前沿技术攻坚和制造强国的责任;另一方面,高端制造的追赶速度或进一步加快,高端制造成色更浓的科创板会受到更多关注。此外,流动性宽松+盈利真空期的环境,对成长板块更为友好。科创板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向上弹性较大。同时,关键领域国产化,以及国企估值重塑背景下、国企央企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机会,是另两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继科创50指数后,科创100指数也要来了。近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上证科创板100指数(简称“科创100指数”)的发布安排。

  据悉,科创100指数从科创50样本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主要编制方案要素与科创50指数保持一致,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将于8月7日发布。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