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成都6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记者从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温江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区近日签订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协议,温江区用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置换青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成为四川省首个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案例。

  记者了解到,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是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产业结构有差异,相应的减排重点和指标储备也不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此次批量互换的创新探索,精准匹配供需,避免资源闲置,有效解决了建设项目环评落地问题,解了燃眉之急。

  温江区用置换来的氮氧化物总量指标,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大型特种变产线、四川海思科制药新建锅炉、锦丰纸业技改、百利药业创新抗体类药物商业化等新、改、扩建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30亿元;青白江区置换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将用来支持巨石集团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秀德畅盈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基地、中环院西南中试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约150亿元。

  两地达成置换,得益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出台的《成都市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其中明确,建设项目涉及总量指标需求较大,且项目所在区(市)县完成上一年度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的,方可向其他区(市)县申请调剂,将总量指标从富余地调剂到匮乏地。

  同时,《规程》还推出“承诺预支”、0.1吨以下豁免等举措。总量指标储备不足但具备减排潜力的区(市)县,可通过承诺预支方式落实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吨的建设项目,免予开展总量指标审核及总量指标来源说明等。

  据悉,截至2024年底,成都市超额完成“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其中重点工程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各4383吨、6903吨,分别超目标任务2483吨、2223吨。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