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早就想写写焦裕禄同志的母亲李星英,每次一开始写就泪流满面,今天仍然是这样,还没开始写,眼泪就又流下来了。

  焦裕禄的母亲李星英,1892年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南崮山村一个木匠家庭。因为是女孩子,按当时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她没有上过一天学。

  李星英虽然不认识字,可是她非常聪明,也很要强,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观善良的好品格。

  李星英嫁到了一山之隔的北崮山村,丈夫名叫焦方田。李星英嫁过来之后,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孝敬公婆。

  焦裕禄是李星英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于1922年8月。夫妻两个都非常疼爱这个小儿子,焦裕禄8岁的时候,李星英和丈夫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了村里的私塾读书。4年后,还是在李星英的坚持下,又把焦裕禄送到自己娘家那边的南崮山小学继续学习。

  焦裕禄非常懂事,他知道自己家境贫困,所以他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在放学之后,拎着柴刀到山上砍柴,然后背到集市上卖,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有道是“人世间劳动最贵,家庭内和睦为先”,李星英夫妻和睦,两个孩子也懂事。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一家人倒也平安无事。

  1937年12月底,日军侵占博山县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焦裕禄也被迫辍学去当学徒。1941年,博山大旱,粮食绝收,焦家不仅没了吃的,而且还欠了外债,焦方田走投无路就悬梁自尽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焦裕禄的爷爷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病倒在床。焦裕禄的哥哥在外漂泊,暂时也联系不上。

  千斤的重担都压在了李星英柔弱的肩上,当时她已经49岁了。她咬紧牙关,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她拉着焦裕禄说:“

  1942年初,刚新婚不久的焦裕禄就被日本人抓进了监狱,罪名是“共党嫌疑分子”。爱子被抓,李星英非常着急,她每隔一天就去县城一趟,就为能看儿子一眼。

  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来回70里的山路,隔一天一趟。李星英一个50岁的小脚女人,披星戴月,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可为了儿子,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1943年7月焦裕禄死里逃生,回到了家里,母子俩是抱头大哭。焦裕禄回家不到十天,就又先后遭受了日伪军两次迫害,被逼无奈,他只好带着妻子郑氏和儿子告别母亲,一路逃荒要饭,来到江苏宿迁,靠给地主打长工勉强度日。在逃难的路上,焦裕禄年幼的儿子焦连喜不幸在拥挤的火车上夭折了。

  丈夫死了,两个儿子也都流落在外,李星英靠种地、拾荒、讨饭,独自苦苦地支撑着支离破碎的家,等待儿子回来。

  1945年秋,焦裕禄和郑氏带着刚刚几个月的女儿小梅(后来学名叫焦守凤)回到了家乡博山。他加入了村里的民兵队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家人也终于团聚在了一起。1946年1月,焦裕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7月,中共华东局决定从各解放区抽调觉悟高、作风好、有能力、有经验的好干部,随军南下。

  焦裕禄得到消息后,立即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主管领导说:“你参加南下工作队,我没意见,可你得回去给你娘商量商量,如果你娘不同意,我是不会让你去的。”

  焦裕禄回到家,把自己要随军南下的事讲了一遍,李星英听了之后,没有说线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停了有几分钟,她看着儿子热切期盼的眼睛说道:“禄儿,你是党的人,你去吧!娘能撑起这个家!”

  李星英在悲痛之余,想着不能耽误郑氏一辈子。她义无反顾地领着儿媳妇到乡公所证明儿子已死,替儿子和郑氏办理了离婚手续。

  儿行千里母担忧。李星英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工作忙,所以她每年都会去看儿子。儿子到哪里工作,她就到哪里看儿子。尉氏县、洛阳、兰考都留下了李星英的身影。

  李星英每次去看儿子,都要带上自己腌好的香椿和咸菜、还有她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以及她亲手烙的煎饼。

  焦裕禄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母亲每次来看他,他都尽量挤出时间到火车站接;母亲走的时候,只要工作不忙,他总会把母亲送到车上。

  1964年春节,已是肝癌晚期的焦裕禄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向党组织借了300元钱,带着妻子和6个孩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陪着母亲度过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春节。

  焦裕禄回到兰考后不久就病重住院,随后就转到郑州住院治疗。组织上给李星英发去电报,母子二人得以见到最后一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病逝于郑州,年仅42岁。留下了72岁的老母亲和33岁的妻子徐俊雅以及6个未成年的子女。

  当时兰考县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去看她,事先大家都约好谁都不能哭,因为李星英已经72岁了,大家怕老妈妈受不了。

  焦裕禄去世时,郑州的天气已经非常炎热,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河南省委决定,把焦裕禄安葬在郑州革命公墓。

  1964年5月16日,焦裕禄追悼会暨安葬仪式在郑州革命公墓举行。省委领导、开封地委和兰考县委领导代表,焦裕禄母亲李星英、遗孀徐俊雅和和长子焦国庆、长女焦守凤等人在场。

  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率出席省三干会的地县负责同志,焦裕禄妻子徐俊雅、长女焦守凤、长子焦国庆和母亲李星英等亲属

  2月26日下午,运送灵柩的专列抵达兰考火车站。整个县城万人空巷,火车站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挂满挽联,成千上万的兰考百姓自发披麻戴孝。

  当载着焦裕禄灵柩的灵车出现在街头时,悲痛万分的人群像潮水一样呼涌了上去,大家都跪倒一片,哭成一片。

  火车站离墓地只有不到3里路,灵车却走两个多小时。当灵柩准备下葬时,有十几个群众,不顾一切地跳进墓穴,周围的群众也自发围成人墙,阻止下葬。

  是啊,焦裕禄同志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留下徐俊雅孤儿寡母的,70多岁的李星英老人深明大义,她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第一次是焦裕禄在郑州安葬之后,李星英老人从河南乘车回到山东。在博山八陡火车站,一直强撑着的老人一下车,精神就彻底垮了,她整个人就扑倒在了地上,她用双手抠着黄土放声大哭,哭得是撕心裂肺:“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还有一次是迁墓仪式结束后,李星英就要返回山东老家之前,她让孙子用架子车把自己拉到了儿子的墓地。

  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老人的痛楚难以言表。当时墓地只有李星英,和自己的孙子,另外就是躺在墓中的儿子。

  没有外人在跟前,老人再也不用忍了,她放声大哭。老人她哭一会儿,和墓中的儿子说一会儿话,然后再哭再说:“

  儿啊,这是咱娘俩最后一次在一起说线岁了,娘老了,走不动了,也不知道还能再活几天,说不定咱娘俩很快就见面了……儿啊,娘真的老了,以后怕是再也不能来看你了……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