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隅(yú)忱(chén)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明天是祭灶日,东家为了祭灶王会宰鸡,烤肉,备酒,一定能够让苏东坡大吃一顿,开心一顿。
历史上记载,《礼记·礼器疏》“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庄子·达生》“灶有髻 。”西晋·司马彪注:“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
灶神为“五帝”之一颛顼之后祝融,也是传说中的火神。灶神跟灶火相关,火色赤,说灶神穿红色的衣服也在情理之中。
说他“状如美女”却有些出人的意料之外,灶神居住在厨房内整日里烟熏火照,他的脸是很黑的,民间说某人长的黑就说他跟“灶王神”似的。
进入腊月,在民间许多地方会有走乡串户的人到你的家里问要不要“请”灶神,说是“请”,实际上是用钱去买。
“请”回来的灶神上面除了灶王爷爷、灶王奶奶之外还有他们的家丁,仆人,还显示每个月份是“大进”还是“小进”(农历每个月的大小月)以及有没有闰月。
在灶神爷的两边往往还会有一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或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历史上也有记载:葛洪《抱朴子·微旨》“日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郑玄注《礼记·记法》:“(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意思就是灶神是一个家庭的主人,对于一家人的善恶会作一个记录,每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就会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民间百姓希望灶神多多地包涵一家人过错,到玉皇大帝那里多多地诉说一家人所做的好事。
为了不让灶神上天讲坏事,在祭祀灶神的时候还会用一种很粘的灶糖(麦芽糖,我们叫作“芝麻糖”,糖的上面有一层芝麻,没有芝麻的则叫糖果)让灶神吃了之后不能多说话。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正月初四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民间一直以来有这样一句俗谚:“送神早,接神迟”,所以要在大清早的时候“送神”,但是“接神”却要迟一些。
在旧时初四下午四时左右,除了准备好牲礼果蔬以外,每家每户还要放鞭炮、焚香、烧金纸,用来恭迎灶王爷。
灶神作为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幸福和善良的追求。他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寓意来年不愁吃穿、招财进宝。
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因为祭祀庆祝,会产生很多烟火爆竹的残屑,而到初四这一天早上,恭迎灶王爷之后,便可以在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点燃后,从自家附近送到河里去,让其飘走。代表将火神请走,一年家中不遭火灾。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四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