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中新社1月18日在北京举办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赵波表示,他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总体持乐观态度,从一些已经公布的数据能看出端倪。2024年中国经济会处在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或复苏之中。

  他列举说,从资金投向来看,工业融资在不断增加,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融资大幅度在增长,房地产资金在退出。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企业恢复较快,中小企业滞后一些。规上企业利润率、产能利用率、工业用电量等经济指标都在向好发展。从城镇失业率来看,连续几个月度数据都在持续下降,农村外出劳工增长率也在持续上升。

  赵波说,国际贸易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向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额尽管占比不大,但增长势头很明显。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将更加紧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增长很快,已经逐渐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持平。从对外投资的行业来看,过去中国的OFDI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但近些年基建OFDI显着下降,制造业以及与信息通讯等高技术相关的OFDI在上升。

  “2024年我们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在未来二三十年中能否提升潜在增长率甚至能否维持现在的潜在增长率,关键解决方案是要寻找新的动力,实现高质量增长。”赵波指出,要全面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是切实实现制造业不断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他提到,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因为过早地“去工业化”,没有能力进一步对制造业进行升级迭代。第二是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服务业开放程度、中国贸易主要都是制造品,服务品很少,原因在于缺少国际竞争力。如果做到更高标准开放,必须在服务业上更深度地改革。第三是政策不确定性、政策透明性和政策激励相容性。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